2025年5月18日,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李善良教授应邀为我院师生作了主题为“课堂观察:内容、方法与分析”的学术报告。活动由吴晓红教授主持,学院教育硕士导师、学科教学(数学)专业研究生参加报告会。
课堂教学研究一直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研究领域。在报告中,李教授首先提出了问题:“我们会听课吗?”他主要从课堂观察的内容、方法、分析和追求这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在谈到课堂观察内容时,李教授给出的问题是“我们观察什么?”。教师需要以“课”为载体,通过“课”的观察,改进教学、改进学习、专业成长,不仅如此,李教授为教师提供了课堂观察的四个维度: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堂性质和课堂文化。
在谈到课堂观察方法时,李教授给出的问题是“怎样获取信息?”。李教授重点介绍了课堂观察的涵义、方法、过程、结果等,他提出了两种课堂观察的方法,一种是“中医式”的“望闻问切”,一种是“西医式”的对课堂诊断,利用录音、录像记录,借助一些专业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给出定量化的结论。李教授特别强调,课堂观察的过程,在观察前要确定观察目的和规划,观察中要进入课堂及观察记录,课堂后进行资料分析与解释。
在谈到课堂观察分析时,李教授给出的问题是“怎样处理信息?”。李教授指出:许多教师感觉课堂教学变化小、教学水平提升慢、教学研究能力弱、写不出教学论文、写出论文发表难等问题,针对教师写不出论文,李教授特别指出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进行专题总结、积累经验。
最后,李教授给出关于教师课堂观察的几点追求,他认为教师要善于处理信息和善于提出问题。“你要带着板凳进课堂,不要走马观花、盲目评价;要带着理论进课堂,要遵循规律,科学评价;要带着问题进课堂,寻求方法,发现精彩;要带着追求进课堂,提出问题、提出理念、提出理想。”
通过李善良教授这场精彩的讲座,与会师生深受启发。报告不仅使大家对高中数学课堂观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促进师生就如何围绕课堂观察进行选题和研究有了新思考。
李善良教授是我国著名数学教育专家,教育部基础教育数学教学指导专委会委员,长期从事数学教育研究,曾担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副主任。
(一审:吴晓红,二审:祝宝宣,三审:周显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