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理解基层干部的不容易(一线视角)

发布时间:2014-06-26   浏览次数:69

人们需要更客观地认识基层干部这一群体,而不是只拿着放大镜挑问题、举着望远镜看成绩    

犹记得多年前那个霞光漫天的傍晚,在乡镇干了二三十年的父亲在家中独酌了半斤多白酒:“终于提副局了。”其实,所谓“副局”就是“副科”。在基层工作了40年的他,退休还是科级。多年过去,基层硬件改善了不少,但基层干部的苦累与困顿,仍令人感慨。  

前不久,认识了辽宁西部山区乡镇的一位副书记。镇里是库区,要搬迁,挨家挨户量地征地、谈判补偿……一干就是好几年,经常几个月回不了家。乡镇离县城七八十公里,无法照看孩子,只好交给老人;工资2000多元,老公是海员,一出海三四个月……说起这些,这位“女汉子”忍不住哭起来。  当了“一把手”,是不是就可以潇洒了?鞍山一位乡镇党委书记说:安全生产、计划生育、信访治安等等,哪项不是“一票否决”?活得干好,人还得自己养,财政自收自支,全镇80多号人,每年至少500万元开支运转,到处求爷爷告奶奶,使劲儿想辙。  

县长可谓基层的“大官”,处境是不是大不相同?笔者认识一位省直机关的副处长,到某贫困县任职副县长。半年后申请调回,说是——“权小责任大,钱少天天忙,活没法干!”  

流汗流血都不打紧,最怕还要流泪。基层干部数量众多,素质难免参差不齐,确实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由于互联网的放大镜效应,加之一些人的审丑心态,少数人把基层干部与胡吃海喝、胡作非为,歪曲中央政策、侵害群众利益等联系起来。基层干部群体有被妖魔化、污名化的趋势。有网站曾调查对基层干部的评价,按满分5分计,结果显示,受调查网友中有近40%选择最差的一档“1分”。评价背后,包含着一些不满情绪,也潜藏着不少误解。  

正如有人所说,不能因基层干部中存在问题而看不到他们付出的辛劳,作出的贡献。他们工作压力大,“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他们直面尖锐矛盾,没有减压阀,也没缓冲带。“五加二,白加黑”是常态,一旦出了问题,还最容易被处理。上级来人检查,怠慢不起;工作有点失误,媒体曝光,招惹不起。长期在乡镇工作,生活上缺乏照顾,很多干部成家都难。所以也有人很同情这个群体,处于“风口浪尖”、艰苦一线不说,还常常是干着费事活、吃着苦中苦、受着夹板气。  

事实上,多一点设身处地的理解就行。一方面,人们需要更客观地认识基层干部这一群体,而不是仅仅拿着放大镜挑问题、举着望远镜看成绩,导致挑剔的多、宽容的少,苛责的多、理解的少。另一方面,上级部门也应创造条件适当改善基层干部的现实处境。比如,加大中直、省直公务员定向从乡镇基层选拔招录的比例,为他们施展才华提供更多路径;又如,尽快出台职务与职级相结合的办法,在财力、待遇上向基层倾斜,让更多甘于奉献的干部安心扎根基层。  

基层干部关乎执政根基,更关乎千家万户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对广大基层干部要充分理解、充分信任,格外关心、格外爱护,多为他们办一些雪中送炭的事情。”对他们既要严格要求,也应用真心、动真情,这样才能在一线凝聚更多的正能量,生发出共建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  

(作者为本报辽宁分社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