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应认清形势,改变就业观念

发布时间:2007-12-11   浏览次数:302

    毕业生认清形势,改变就业观念。毕业生要充分利用当前国家政策营造的更为宽松和广阔的市场就业环境,主动投身到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以进取的态势,积极参与就业竞争,做好参与竞争的各种准备。毕业生应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以国家利益为重,正确处理好国家利益与个人发展的关系,自觉服从国家需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意识,到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国防、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工作,去边远地区、西部地区、艰苦行业、基层中小型企事业、国家重点用人单位、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单位和其他国家急需人才的地方建功立业,到各种非公有制经济性质的企事业单位就业以及毕业生自主创业。毕业生应积极通过多种途径搜集就业信息,多参加招聘会、双选会、人才市场,多上网,多看报,通过亲朋好友拓宽渠道。

 

    面对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毕业生应树立大就业的观念,学历是一种学习经历,培养是宽口径培养,就业也要宽口径就业,树立大就业的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跨地区原则:国家政策取消就业范围,取消省会城市的户口限制,为实现跨地区就业扫除了障碍。大城市一般机会多,但气候、交通、住房还存在很大问题。远郊区县与省会沿海城市的发展还有差距,毕业生到急需人才的高新技术企业、民营企业会更有发展前途。2)跨行业原则:毕业生就业后不一定从事专业工作,年轻人多一些经历,对以后发展有帮助。3)多层次就业原则:毕业生就业单位要由国家机关向基层转移,由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由国有大中型单位向集体单位民营单位转移。到基层工作,到千呼万唤的单位去工作。现在是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良好契机,许多基层单位出现人才断层现象,选拔技术和行政领导岗位出现了危机。在基层工作能够学到不少知识,发展空间很大,对个人的成长很有帮助。到这些单位,单位重视,有机会挑大梁,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干,多一些实践经验,将来会有出息的。


    毕业生应树立先就业再择业、争取及时就业的观念。为了毕业生就业,国家有未就业保存户口和档案的规定,但从去年毕业生看,夏季没有落实就业单位,就业竞争压力会更激烈,失去应届生的资格,来年可能会受到用人单位歧视,待分生的就业率并不高。毕业生没有及时就业,脱离学校,居无定所,给学生和家长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和经济压力,不利于毕业生的身心健康、事业发展和家庭幸福。没有及时就业,造成了人才闲置和浪费,不利于社会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社会安定团结。
    大学生要有危机意识,努力提高自身知识,能力和素质,在竞争中取胜。适应当前就业形势,根据自身条件,合理确定目标。大学生要珍惜时光,刻苦学习专业文化知识。刻苦学习专业文化知识是大学生首要的任务,也只有努力钻研科学文化知识,才能积极应对目前的就业形势,良好的学习成绩是用人单位选人的前提条件,在就业过程中,毕业证、学位证是用人单位的开场白,英语四级证书是多数用人单位要求毕业生具有的必要条件,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都明确规定了接收的毕业生必须取得英语四级证书,各大中城市、省会城市对英语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多数职位对计算机的要求愈来愈高,计算机等级证书、英语四六级证书、公务员资格证书等证明专业水平的证书会给你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也使你在同龄人中处于择业优势,更重要的是推荐免试研究生、留校资格的确定主要是根据学习成绩确定的。优秀的学业成绩将会使你能自如地应对复杂的就业形势。


    除良好的学业成绩外,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综合素质要求愈来愈高,对曾担任学生干部的毕业生青睐有加。新世纪的大学生,要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认知,不仅通过考试,取得学分,而且要有意识地培养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广泛涉猎其他领域的知识。学会做事,不仅要毕业后能从事专业工作,而且具有工作中的创新能力、协作能力、交际能力和管理能力。学会做人,就要使个人素质日臻完善,让品格丰富多彩,具备综合素质。在校大学生要明确生活目标,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主动培养学习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和协调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主动性和责任感、压力承受能力。


    毕业生就业是大学生在学校学习和生活的多方面检验,只有做好平时的积累,毕业后的就业才会事半功倍。对于毕业生来说,只要在找工作上用心,高度重视,保持良好的心态,合理定位,主动出击,凭我们的知识和能力,一定能够成功